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“电光石火”
这个成语比喻稍纵即逝。
“电光”
即闪电之光,闪电之光一闪即逝,因此可以用来比喻时间短暂,一刹那而已。
但什么是“石火”
?如果没有详细的了解,很容易将“电光石火”
误读成“电光火石”
,事实上日常生活中也确有人这样读。
“石火”
当然是敲击石头迸发出来的火花,那么为什么非要用敲击石头所迸发出来的火花来比喻时间短暂呢?原来,“石火”
乃是古人取火方法之一种,与古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因此才拿来作比。
在西洋火柴于清末传入中国之前,中国人一直采用独特的取火之法,共分为三种,一为木燧,一为金燧,一为石火。
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右佩箴、管、线……木燧。”
古人随身携带着木燧。
所谓木燧,即钻木取火,不过古时所钻之木,要随着四季的变更而换用不同的木材,这叫“改火”
或“改木”
。
东汉学者马融在注解《论语·阳货》“钻燧改火”
时说:“春取榆柳之火,夏取枣杏之火,季夏取桑柘之火,秋取柞楢之火,冬取槐檀之火。
一年之中,钻火各异木,故曰改火也。”
为什么要“改火”
呢?《周礼》中有司爟(guàn)一职,“掌行火之政令,四时变国火,以救时疾”
。
唐代学者贾公彦注解道:“火虽是一,四时以木为变,所以禳去时气之疾也。”
禳(ráng),去除。
之所以换用不同的木材,是为了去除时疾,比如春天用榆木和柳木,夏天再用就会有毒,因此要换用适合夏日所用的枣木和杏木。
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左佩纷帨、刀砺……金燧。”
金燧因为从太阳取火,故又称“阳燧”
。
唐人苏鹗所著《苏氏演义》中记载了取火之法:“阳燧以铜为之,形如镜,照物则影倒,向日则火生,以艾承之,则得火也。”
“艾”
是艾蒿制成的艾绒,遇火即燃。
第三种就是“石火”
,敲石取火,魏晋时始用,唐时盛行。
柳宗元有诗:“夜发敲石火,山林如昼明。”
李贺有诗:“沙头敲石火,烧竹照渔船。”
白居易有诗:“小盏吹醅尝冷酒,深炉敲火炙新茶。”
“石火”
取火之法一直延续到清末,火镰、火石、火绒等装备至为繁琐。
“电光石火”
因其稍纵即逝的特性,也被佛教拿来作譬喻。
《五灯会元》记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禅语:“此事如击石火,似闪电光,构得构不得,未免丧身失命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青梅人间理想绝不回头周承穿到古代,面临三年后即将满门抄斩的结局,好在系统答应他只要舔林娇云三年就能得到军火库横杀四方。带有军火库的物资商城奖励到帐后,他不舔了!要什么女主?对自己死心塌地的孤傲青梅不香吗?可万万没想到,又当又立的林娇云却当真了,哭着后悔质问凭什么!凭什么舔到一半就不舔了??...
洪武二十五年,朱英来大明第十年,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。燕王府中,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。时日四月二十五,大明太子朱标薨。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。朱棣可恶至极!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。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,把大孙给咱送来了。朱英日月光辉之下,皆我大明江山!...
陈若谷殚精竭虑的为女儿筹谋嫁妆。岂料出嫁前夕被大火烧为灰烬,娘俩葬身火海穿越千年。余怀夕睁开眼,看见的就是小娘心有余悸的一张脸。完全陌生的环境身份的变换,让她们摇曳不定彷徨不安万幸爸爸是影帝且出手阔绰,小娘有精妙绝伦的医术,生活无忧。若干年后,余怀夕功成名就却始终想不通。现代生活这么美好,女性可以读书明智婚嫁自由独立自主,怎么还会有人想要穿到古代?...
决定同房的当晚,陆瑾宴的白月光回来了。林蓓蓓这才知道,三年婚姻她扮演的只是替身角色。当即离婚跑路,回归家族,继承千亿家业。一时间,林蓓蓓成了香饽饽,青梅竹马环绕,桃色新闻不断。而陆瑾宴唯一能做的,就是对着镜头澄清。我的前妻,她不是那种人。我的前妻,她不会做那样的事。夜晚,陆瑾宴低声询问陆太太打算什么时候公开复婚的消息?不急,我觉得你演前夫演的挺上头的。...
一穿书就成了即将被男主斩杀的天道。面对着年纪尚小任人欺负的男主,温灵心中一软,在养孩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然而她并未发觉,身侧的男主早已变成了重生回来的偏执反派男主,正虎视眈眈的想着怎么吃了她。温灵握拳我要把男主培养成正道之光!男主藏起一身锋芒乖,我已经是了。想起他残暴嗜血的模样,众人正要反驳,却看到男主眼神狠厉,腰间长剑出鞘半分。众人连忙改口保命对对对,很显然你们都已经成功了。...
那个女修一跃而起,接住宗旗,掠影而过,直冲峰顶,一面宗旗直直插进最高处,她一挥手,旗面飞扬。声音响彻云清峰,更响彻整个上清殿。魁首在此!尔等皆为败将!...